分饼说课稿3篇

首页 / 说课稿 / | 2022-01-06 10:14:26 说课稿

分饼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位,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7----38页“分饼”,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做本节课的阐述。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所执教的《分饼》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己经学习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但学生不知道它们叫真分数。在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材又安排真分数与假分数的认识,在“分饼”活动中具体体会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其实际含义,为了引出和帮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教材创设了“分饼”的情境活动,并分成两个层次展开教学。

  2、说我的思考和思路:

  第一个活动是“3张饼分给四个”这个问题比较抽象,要组织学生展开活动来探索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再交流,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动手中培养了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和特点,我特意改变了顺序,每学完一种,就介绍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和特点,这样安排是防止学生把带分数与真分数,假分数并列看作是一类,因为教参特意指出,带分数只是假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防止学生混淆。课后作业为三题,我经过研究发现第一题与第三题主要介绍带分数和假分数的关系是为下一节新课假分数带分数互化打下基础的,所以,我安排作为下一节课的导入,因此补充了新的巩固作业。

  5、说学生分析:

  一部分学生对假分数和带分数可能并不陌生,但真正理解他们的意义的学生可能不多。那么本堂课的一个重点就在让学生理解其意义。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会读写假分数、带分数。

  二、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理解带分数与整数的联系。

  2、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饼的情境中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圆形纸若干片、剪刀

  三、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激发学生兴趣)—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放(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问题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与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带着问题学—在动手操作中学——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己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创境激疑。(4分钟)

  1.我用FLASH制作了一个唐僧师徒四人上西天取经的小故事。通过这个小故事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了3张饼如何分给四个人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 2、揭示课题:分饼

  (设计意图:在一上课开始,通过让学生看熟悉的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动画片来创设故事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探索知识的欲望,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探索与思考。)

  3、大家估计一下每个人能分到一个完整的饼么?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6分钟)

  活动操作一,4张饼平均分3个人。(8分钟)

  1、电脑出示图片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圆纸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与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多种思维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去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

  2、各小组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指名回答)

  第一种分法:把一张一张的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每张饼的,共分一张饼的。并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整个过程。

  第二种分法:把3张饼叠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3张饼的。也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整个过程。

  3、课件演示学生两种分法的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一动,想一想,说一说,在整个活动中感受数学,体现学习的自主性,要求学生上台演示不同的方法从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学生大胆发言问题的能力。)

  4、概括真分数的概念。

  (1)每个人分到的饼不够一个,与我们估计的一致,也就是说比1小,你们能说出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2)像 , , ,,?这样的分数叫作什么分数?有什么特点?

  活动操作二,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8分钟)

  1、(出示课件:猪八戒津津有味地吃了个饼还没有吃饱,悟空一个筋斗云,不一会儿又化了9张大饼来,让八戒平均分给师徒4人,每人又可以分得多少张?

  2、提出问题: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先想一想。每人能不能够得到一张完整的大饼呢?

  3、小组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老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4、小组汇报交流:

  第一种分法:一张饼一张饼地分,先把1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张,那9张饼是由9个 张,就是 张。师:看 ,你能发现什么特点吗?跟我们认识的真分数分数有什么区别?(分子比分母大)所以像这样的分数叫什么?假分数有何特点?然后板书:假分数让学生按照这个特点试说几个假分数。

  第二种分法:先把8张饼分4人,每人分2张饼,再分1张,每人分张,共分2张加上 张饼。 其它分法:

  4。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种分法的结果:2张加张,如何来表示?让学生进行讨论,像这样一个整数带着一个分数的数,叫什么分数呢?然后板书:带分数。然后出示写作:2,读作:二又四分之一。并让学生跟读。让学生列举几个带分数并读写。

  5、提出 跟2是否相等?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再进行小结:这两种分法得到两个分数,因为分法都是正确的,所以这两个分数是相等的。带分数是假分数的一种特殊书写形式,他们与真分数并列把分数分成两类。

  (设计意图:由活动操作一做了铺垫,学生能够独立的操作第二个活动。所以这一环节着重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特点。)

  三、启思导疑(5分钟)

  1.理解概念,辨析特征。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懂得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比1小;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比1大;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

  四、实践应用。(13分钟)

  1、并说出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哪些是带分数? 2.填空题:让学生加深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

  3.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加深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

  五.总结知识,自我评价。(2分钟) 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让同学们进行总结,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对于学生疑问的地方,教师可以采取同学互助的方式进行解决,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像。

  六、板书设计

  分饼(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1,如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1如

  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带分数,带分数>1。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力求简洁、直观、形象、突出重点,对学生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加以突出,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结合教材创设“分饼”的情景活动分成两个层次展开教学。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在这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这分数能正确读写,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这节课我先以猪八戒分饼这一故事引入,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一齐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在整个教学中我都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与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两个实践活动中,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氛围都比较强。在小组汇报阶段,大家积极发言。“金星组”还汇报了两种和书上不一样的办法:一个是徒弟三人孝顺师傅,每人把一块饼的1/4敬给师傅,那么唐僧得到3个1/4是3/4,徒弟每人剩下3/4,四人分得的饼相同。(可惜,当时时间太紧,我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弄明1个3/4与3个1/4是相同的,只是单位1不同,一个是把1个饼平均分成4份,拿其中的`3份;一个是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4,即单位1不同,一个单位1为一个饼,一个单位1为3个饼。)另一个是:先把三张饼平均12份,每人拿9份,就是9/12,这点为以后的约分打下了基础。反思这一节课,小组活动开展得很成功,得益于课前的结构化预习,平时的培养,和本节课的安排,孩子们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创意与个性,小组活动动而不闹秩序井然,这是与上几节公开课相比最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汇报交流的时间拉得过长,冲淡了练习的时间,使得安排的训练题没能完成。今后还要在时间安排上多动脑,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在刀刃上。统观这节课我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小故事,提出了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

  察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概念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容易理解。习题设计力求有梯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成功的喜悦

分饼说课稿2

  一.说设计思路

  对物体进行二等分和等分好是大班幼儿应该达到的一个数的要求。由于我们是大班上学期,我把本活动的目标定位为二等分。本次活动我把二等分的学习融入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当中,让幼儿在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操作去发现、归纳等分的方法。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对物体进行二等分和等分好是大班幼儿应该达到的一个数的要求。由于我们是大班上学期,我把本活动的目标定位为二等分。

  1、尝试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二等分,感知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在帮助狗熊分饼的过程中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圆形、画好中心点的长方形、圆形若干。

  四、说活动流程

  (一)、回忆故事、引发探索重点提问:

  1、“狗熊分饼”的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2、应该怎样分小熊才会满意?

  (二)、探索二等分的方法

  1、探索圆形的二等分的方法。

  (1)师:你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小熊今天也把饼带过来了,请你们来帮小熊分分看。

  (等到幼儿分得差不多了)提问:你们是怎么给小熊分饼的,怎样分才能证明两块饼一样大小呢?

  (2)个别幼儿介绍

  分别请两位分不一样的幼儿一个幼儿分得整齐,一位幼儿分得不整齐。

  分别提问:你是怎么分的?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小熊会同意谁的分法为什么?

  小结:原来像这样把一个东西分成相等的两份叫二等分。

  (如果有整体部分的关系:你觉得分出来的一块饼和原来的一块比,有什么不一样?

  幼:大小、形状不同。

  小结:原来分出来的一部分形状、大小都不一样,分出的一部分比原来的要小。

  2、探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二等分方法。

  (1)师:刚才你们帮小熊分得真好,现在小熊又遇到问题了?

  他有了两种饼(看看这两种是什么形状)他们也像把这两种饼分成二等分,你们能帮助他吗?

  (2)全体幼儿操作。

  (3)个别幼儿介绍提问:能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吗?(3-4个)原来你们的方法都差不多,都是边对边,角对角折就能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成二等分可是我发现他折的得和你们不一样?你觉得这样折也能把长方形和正方形二等分吗?

  (三)、引出中心点。

  把幼儿分好的图形展示在黑板上提问:他们有没有把长方形的饼干和正方形的饼干二等分呢?

  小熊很满意你们的方法呢?

  看一看,这些分成二等分的图形都有一个什么小秘密吗?

  幼:过了个点。

  教师引出中心点。

  这个小点在图形的最中心的位置叫中心点。看来折起来过中心点就有可能把它们二等分呢!你们也沿着中心点用不一样的方法折一折,分分看。验证要求:分好了,剪开了试比比看。剪之前请尺帮忙在折好的图形上画好线。剪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一点哦。

  总结:原来正方形和长方形只要过中心点不管怎分都能分成二等分

  情感体验:请你们把分好的饼干送给小熊吧,小熊真的很感谢你们。

  (五)、延伸:

  师:小熊这里还有几块饼干,他们是什么形状的?是不是所以的图形经过中心点都能二等分呢?我把他们放在区角里,请你们去试试看。

  (4)引出中心点。

  师:我来试试看。这里有一个点,他在图形最中心的位置,叫中心点。沿着中心点折一折,分好了。你们觉得这个会是二等分吗?我们剪下来比比看。

  个别幼儿尝试。

  提示:他折的方法和我的不一样,但是也过了中心点,我们来帮他们剪开来比比看。

  小结:原来正方形和长方形只要过中心点不管怎分都能分成二等分。

  刚才还有很多小朋友也像试试,你们也去试试经过中心点把这些饼干分成二等分吧。验证要求:分好了,剪开了试比比看。剪之前请尺帮忙在折好的图形上画好线。剪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一点哦。

  情感体验:请你们把分好的饼干送给小熊吧,小熊真的很感谢你们。

  教学反思:

  该活动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帮狗熊分饼的故事情节贯穿始终,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环节以故事引发幼儿用二等分的方法帮助小熊分饼。第二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主要采用个别、小组、集体学习的方式让幼儿将各种图形二等分,并发现、交流不同的二等分方法。第三环节是找出二等分的礼物,巩固幼儿对二等分的认识。因整个活动用故事贯穿,并伴随着多媒体的演示,所以幼儿兴趣特别高,每个孩子都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我认为该活动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肯定:1.内容贴近生活。2.形式灵活。3.材料新颖。让幼儿愉快地进行学习,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我让幼儿辨认礼物单上二等分的“实物”,结果幼儿往往顾此失彼,有的只看左右而忽略上下,有的只看上下而忽略左右,有的只看形状而忽略大小,还有的关注不到图案的细微差别。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出错率相对较高,这说明幼儿还没有真正理解二等分的概念。幼儿暴露的问题蕴含着教育价值,它是引导幼儿深化理解数学概念的有效切入口。确实,幼儿只有在反复操作中,在不同情境的运用中,才能逐步积累数学经验,真正理解数学概念。

分饼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分饼》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的内容。是紧跟分数的再认识后的一课,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前一段又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熟悉了单位“1”、分数单位等知识,为学习本节课知识打下了基础。但都是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角度来学习的,认识的分数都是真分数,另外本课的概念比较抽象,假分数表示什么?在单位“1”不够的时候怎样理解?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所以在本课中,我先用面积模型进行讲解,用数线模型进行巩固与再认识。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就适当渗透了数轴,虽然数轴对小学生是难点,但是利用数轴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区别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值的特征。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经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从具体情境入手,借助面积模型对分数意义进行理解,再借助数线模型(数轴)用数分数单位的方法初步建立假分数的表象,最后在分类过程中,通过整体观察,建构真假分数的模型。使新概念在已有的概念中精确深化,产生新的认识。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抽象、概括等能力,最终明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内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分类思想。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为带分数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说教学流程

  1、直接出示课题—《分饼》及第一个活动:3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4个人,该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张饼呢?(审题:两个问题)方法一:一张一张分。学生动手活动,讲解分饼过程与答案,3个四分之一。(慢)方法二:叠在一起分。让学生动手理解3的四分之一。(更慢)

  2、出示本节课第二个活动:9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又分到多少张饼呢?方法一:一张一张分(用多媒体演示分的过程)方法二:叠在一起分。

  3、插入讲解分数的分类——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分数值小于1。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分数值大于或等于1。 2、用其实呀,还有一种快速简单分法,谁知道?切入方法三。此处注意适时讲解:1、重点插入讲解带分数的名字及组成(可让学生根据示意图总结出带分数—整数加真分数);2、根据刚才分饼的结果,说说这两个分数一样吗?一样。带分数与假分数的联系3、(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也可以化成整数)。

  4、课堂练习(挑战一、二、三)

  5、你今天学会了什么?谈收获。小结本课。


分饼说课稿3篇扩展阅读


分饼说课稿3篇(扩展1)

——狗熊分饼教案 (菁华3篇)

狗熊分饼教案1

  活动目标:

  1、尝试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进行二等分,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在为狗熊分饼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动物朋友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熟悉故事《两只笨狗熊》以及常见的几何图形。

  2、材料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图片若干,剪刀、水彩笔、操作练习纸人手一份,展示架,PPT(演示文稿)6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都听过《两只笨狗熊》的故事。大黑和小黑因为不会公平地分饼,那个饼差点被狐狸大婶吃完,所以他们想学会公平分饼的方法。你们看,大黑和小黑来了。(出示PPTl。)

  师:你们能帮帮大黑和小黑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大黑和小黑带来了哪些不同形状的“饼”?(出示PPT2。)

  二、学习二等分

  (一)学习分圆形的“饼”。

  1、请个别幼儿帮小熊把圆饼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师:谁愿意来帮助大黑和小黑将这个圆饼分成大小一样的两份?(个别幼儿操作,教师不加任何提示。)

  2、集体验证幼儿的分法是否正确。(引导幼儿发现可采用重叠的方法验证。)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分的。你们觉得他的分法正确吗?为什么?谁有不同意见?你是怎么分的?

  3、教师小结。

  师:原来把一个圆饼对折可分成相等的两份,形状一样、大小也一样就是二等分。等分出来的一份比原来的小,原来的比分出来的一份要大。(出示PPT3。)

  (二)学习分正方形、长方形的“饼”。

  1、引出任务。

  师:大黑和小黑学会了圆形“饼”的分法,可还是不会分其他形状的“饼”。我们再来教教他们,好吗?

  师:这里有一些正方形、长方形的“饼”,请小朋友找一块“饼”分一分,要想办法分成一样大小。可多想几种分法,分好后用笔和纸记录一下。

  (幼儿操作,教师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将“饼”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是否能用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分“饼”。)

  2、交流、讨论。

  师:你分的是什么形状的“饼”,怎么分的?怎么知道分得是不是一样大?还有谁也是分××形状的“饼”的?你用了什么方法?(先交流正方形“饼”的分法[出示PPT4],后交流长方形“饼”的分法[出示PPT5]。)

  教师小结。

  师:要知道正方形的“饼”、长方形的“饼”分成两份后是不是一样大,可以通过边对边、角对角、上下左右对称、重叠等方法进行比较。

  三、找出二等分的礼物

  1、交代任务。

  师:大黑和小黑在大家的帮助下学习了二等分的方法。下面是一张大黑和小黑带来的礼物单,大黑和小黑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把二等分的礼物找出来。(出示PPT6。)

  2、幼儿在人手一份的操作练习纸上找出二等分的礼物。

  3、集体交流、验证。

  师:你找到哪几种二等分的礼物?为什么你认为这些礼物是二等分的呢?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教师点击PPT6上的每件礼物,如果是二等分的,电脑会把礼物自动圈起来,并发出好听的声音;如果不是二等分的则不会圈起来,而且会发出爆炸声。)

  四、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教会了大黑和小黑二等分的本领,高兴不高兴?你们的本领真大!其实除了这些图形,还有许多其他的图形,如三角形、梯形等也可以二等分,甚至还可以四等分、八等分呢。我把材料放在区角中,你们可以继续动脑筋试一试。

狗熊分饼教案2

  设计意图: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平时特别喜欢自己分点心、分玩具、分学习用品,但也常常因分得不公平而找教师帮忙。为帮助幼儿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我们结合幼 儿学习数学的特点设计了“狗熊分饼”这一活动,通过让幼儿“教”狗熊学本领的游戏方式来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二等分。

  活动目标:

  1. 尝试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进行二等分,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 在为狗熊分饼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动物朋友的快乐。

  活动准备: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图片若干;剪刀人手一把、水笔一支;展示架、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都听过《两只笨狗熊》的故事吧。大黑和小黑为什么会被骗呢?

  个别发言。

  师:今天小哥俩想学会公平分饼的方法。瞧!他们来了,我们来打个招呼吧。

  (播放PPT1)

  师:你们分过饼吗?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吧!看,大黑和小黑带来了哪些形状的“饼”?

  (播放PPT2)

  (析:这一环节通过故事把孩子带进如何公平分饼的情景中,使孩子们的兴趣很自然地被调动起来。)

  二、动手操作,学习二等分。

  (一)第一次操作,将圆形二等分。

  师:各种形状的饼都在托盘里,请你找出圆形的饼,将它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分好后再比一比,是不是一样大。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1. 个别幼儿讲述操作方法,集体验证是否一样大小。

  (引导幼儿发现可采用重叠的方法验证。)

  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就叫做二等分。

  2. PPT演示,加深对二等分的印象。

  师:小熊也学会了把圆形二等分,我们来看看。他把圆形先对折,再剪开,就分成大小一样的两份。

  (播放PPT3)

  3.讲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师:分出来的一份和原来的比,哪个大?

  (播放PPT4)

  集体回答。

  师:原来的是一个整体,分出来的是它的一部分,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呢?

  集体回答。

  (析:从圆形入手学习二等分,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幼儿积累等分的经验。)

  (二)第二次操作,学习不同图形的二等分

  1.引出任务。

  师:小熊还不会分其他形状的,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师:请你选择一种形状的“饼”,将它二等分。这次还有一个新要求:记录你的分法。

  (播放PPT5,教师出示并讲解记录表)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可尝试多种分法。)

  3.个别展示记录表,集体验证。

  小结:我们可以通过边对边、角对角、上下左右对称、重叠等方法进行比较。

  4. 播放课件,巩固认识。

  师:小熊也跟你们学会了二等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PPT6正方形:对边折·对角折;长方形:长边和长边对折·短边和短边对折·沿对角线剪开;等边三角形:对折。)

  (析:幼儿在自由操作练习的过程中,迁移运用等分圆形“饼”的经验,进一步探索、学习不同的二等分方法,同时通过相互交流汲取他人的经验,为下一环节找出二等分的礼物打下基础。)

  三、圈出礼物,巩固认知。

  1. 交代要求

  师:大黑和小黑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

  (播放PPT7,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将二等分的圈出来。)

  2.幼儿操作

  3.集体交流、验证。

  师:哪些是二等分的礼物呢?让小熊来告诉我们吧!找对了,它会送给你掌声并把它圈出来。

  四、拓展经验,找中心点。

  1.验证新的分法。

  师:看,这个图形是不是二等分呢?

  (播放PPT8,幼儿猜测)

  师:小熊是怎样判断的?哦,他想到了一个新的办法,我们来验证一下。

  2.引出中心点。

  师:你们仔细看看这些直线交叉之后形成了什么?

  集体回答。

  师:这个点就叫长方形的中心点。再画一条经过中心点的直线,你们猜,它能不能将长方形二等分呢?

  五、延伸活动

  师:每个图形都能找到中心点吗?经过中心点的任何一条直线都能将图形二等分吗?小朋友可以动手试一试,下次把答案来告诉大家。

狗熊分饼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学习对不同形状的食物或图形进行二等分。

  2、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从中培养比较和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知道对称的知识

  (材料准备) 圆饼干、长方形饼干和各种图形。每人一份图图圈圈

  教学重点:

  观察知道二等分的特点

  教学难点:

  尝试各种二等分 教学过程:

  一、故事:《狗熊分饼》(解决重点)

  1、 老师讲故事,理解什么叫公平分饼

  2、 提问:故事中的狗熊要怎样分饼干?什么叫公平?

  小结:小熊要公平分饼干,就是要将一块饼干分成两半一样大小的部分,这个就二等分。

  二、观察、判断、操作二等分(解决难点)

  1,请幼儿在桌上挑选图形饼干进行操作二等分

  2、分别请幼儿上来介绍自己二等分的方法(引导讲述各种分法)

  小结:通过操作我们发现有的图形有各种等分方法。等分后的图形大小完全一样大,能完全重叠。

  3、比较等分后的.部分和原来的部分的大小?

  小结:二等分后的东西比原来的东西少、小。这说明如果等分的次数越多,被分出的部分就越小、越少。

  三,巩固提高,观察各种图形

  1、 观察各种图形,找二等分方法(引导用目测的方法)

  2、 讨论各种图形的等分方法?

  小结:刚才我们运用了目测的方法进行等分,能等分的东西都是能找到对称的中线的。在生活中许多地方就是要用到目测去等分的。所以目测准确也是一种本领。

  四,幼儿操作涂涂圈圈(老师巡回指导)


分饼说课稿3篇(扩展2)

——《分饼》说课稿优选【5】篇

  《分饼》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分饼”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版数学第九册第37~38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材安排真分数与假分数的认识,在“分饼”活动中具体体会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实际含义,并对它们的概念进行描述性的定义,再让学生说说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对于带分数的概念教材用介绍的方法,与真分数、假分数分开处理,有利于学生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避免造成进错觉。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已经初步认识过真分数,但对于建立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实际含义还是比较困难的。学生在分饼活动中由具体的分数抽象到它们的产生与意义,从内容本身,及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上得到一种能力的提高。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3、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及关系。

  教学难点:动手操作理解分饼的方法及观察发现分数的特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实际含义的认识,要体现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让学生观察、发现、比较的方法相结合,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自主探索,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学会观察发现、比较分类,更好地学会知识与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兴趣出发,能结合具体情境,在多种活动交流中,经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认知产生的过程,从中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概括等学习数学的能力;整节课林老师能围绕情境激趣、谈话导入,操作探索新知,回顾总结,实际应用等几个教学环节展开教学。具体分析如下: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能乐学、好学、会学;如,课前老师播放了《西游记》动画片,并让学生一起唱主题歌,缓解了学生紧张的心态,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帮助唐僧师徒四人解决分饼的问题,同时在教学中注重成功的体验,经常激励、鼓励学生,如“不错、真棒、很好、谢谢你”等,使学生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之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落实“以生为主体,以师为主导”,给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导”与“学”的关系尤为重要,教师的“导”的终极目标为了学生的“学”,在这里老师通过学生合作学习、自我演示等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对话的舞台,让学生共同分享经验,这一点新课程提倡“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精神与之相适当。同时老师在引导学生质疑、提出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课堂上学生就能提出象4/4是什么分数的问题?为课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教师也能及时捕捉信息。这样的教学更富于学生的创造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操作感知,建立概念。

  在操作中感知,在操作中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操作,建立表象,理解意义、概念。本课教师能让学生动手操作认识分数外,每次的操作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操作一、让学生把1张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使学生巩固了平均分和感知分法。操作二、把3张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在操作中感知分法不同,但份数一样结果也相同,即3个1/4张和3张的1/4都是3/4张。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把9张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张时得到分数9/4和2又1/4。在学生对这些分数有了全面了解、认识后,通过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从中产生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理解其意义。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认知数学的规律和概括能力。

  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从设计的练习,一方面、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总结。另一方面、从让学生解决分面包、分苹果的问题,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源于生活再回归生活;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五、说板书。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点,将书中的描述性定义设计成学生简单易记的板书:

  《分饼》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所执教的《分饼》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己经学习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但学生不知道它们叫真分数。在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材又安排真分数与假分数的认识,在“分饼”活动中具体体会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其实际含义,为了引出和帮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教材创设了“分饼”的情境活动,并分成两个层次展开教学。

  2、说我的思考和思路:

  第一个活动是“3张饼分给四个”这个问题比较抽象,要组织学生展开活动来探索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再交流,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动手中培养了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和特点,我特意改变了顺序,每学完一种,就介绍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和特点,这样安排是防止学生把带分数与真分数,假分数并列看作是一类,因为教参特意指出,带分数只是假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防止学生混淆。课后作业为三题,我经过研究发现第一题与第三题主要介绍带分数和假分数的关系是为下一节新课假分数带分数互化打下基础的,所以,我安排作为下一节课的导入,因此补充了新的巩固作业。

  3、说学生分析:

  一部分学生对假分数和带分数可能并不陌生,但真正理解他们的意义的学生可能不多。那么本堂课的一个重点就在让学生理解其意义。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会读写假分数、带分数。

  二、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理解带分数与整数的联系。

  2、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饼的情境中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圆形纸若干片、剪刀

  三、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激发学生兴趣)—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放(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问题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与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带着问题学—在动手操作中学——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己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创境激疑。(4分钟)

  1、我通过情境图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了3张饼如何分给四个人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2、揭示课题:分饼

  (设计意图:在一上课开始,通过让学生看熟悉的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动画片来创设故事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探索知识的欲望,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探索与思考。)

  3、大家估计一下每个人能分到一个完整的饼么?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6分钟)

  活动操作一,4张饼平均分3个人。(8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与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多种思维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去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

  2、各小组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

  3、课件演示学生两种分法的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一动,想一想,说一说,在整个活动中感受数学,体现学习的自主性,要求学生上台演示不同的方法从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学生大胆发言问题的能力。

  4、概括真分数的概念。

  (三)启思导疑(5分钟)

  1、理解概念,辨析特征。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懂得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比1小;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比1大;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

  (四)实践应用。(13分钟)

  1、说出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哪些是带分数?

  2、判断题

  ①真分数比1小()

  ②所有的假分数都大于1()

  ③假分数的分子都大于分母。()(五)填空题:让学生加深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

  (六)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加深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七)拓展题。比较分数的大小。加强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由易到难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锻炼,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这样的练习既注重了基础,也可以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会的回答积极性。

  (八)总结知识,自我评价。(2分钟)

  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让同学们进行总结,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对于学生疑问的地方,教师可以采取同学互助的方式进行解决,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像。

  (九)板书设计

  分饼(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1,如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1如

  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带分数,带分数>1。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力求简洁、直观、形象、突出重点,对学生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加以突出,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饼》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结合教材创设“分饼”的情景活动分成两个层次展开教学。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在这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这分数能正确读写,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这节课我先以猪八戒分饼这一故事引入,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一齐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在整个教学中我都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与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两个实践活动中,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氛围都比较强。在小组汇报阶段,大家积极发言。反思这一节课,小组活动开展得很成功,得益于课前的结构化预习,平时的培养,和本节课的安排,孩子们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创意与个性,小组活动动而不闹秩序井然,这是与上几节公开课相比最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汇报交流的时间拉得过长,冲淡了练习的时间,使得安排的训练题没能完成。今后还要在时间安排上多动脑,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在刀刃上。统观这节课我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小故事,提出了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概念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容易理解。习题设计力求有梯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成功的喜悦。

  《分饼》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所执教的《分饼》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己经学习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但学生不知道它们叫真分数。在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材又安排真分数与假分数的认识,在“分饼”活动中具体体会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其实际含义,为了引出和帮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教材创设了“分饼”的情境活动,并分成两个层次展开教学。

  2、说我的思考和思路:

  第一个活动是“3张饼分给四个”这个问题比较抽象,要组织学生展开活动来探索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再交流,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动手中培养了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和特点,我特意改变了顺序,每学完一种,就介绍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和特点,这样安排是防止学生把带分数与真分数,假分数并列看作是一类,因为教参特意指出,带分数只是假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防止学生混淆。课后作业为三题,我经过研究发现第一题与第三题主要介绍带分数和假分数的关系是为下一节新课假分数带分数互化打下基础的,所以,我安排作为下一节课的导入,因此补充了新的巩固作业。

  3、说学生分析:

  一部分学生对假分数和带分数可能并不陌生,但真正理解他们的意义的学生可能不多。那么本堂课的一个重点就在让学生理解其意义。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会读写假分数、带分数。

  二、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理解带分数与整数的联系。

  2、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饼的情境中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圆形纸若干片、剪刀

  三、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激发学生兴趣)―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放(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问题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与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带着问题学―在动手操作中学――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己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创境激疑。(4分钟)

  1、我通过情境图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了3张饼如何分给四个人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2、揭示课题:分饼

  (设计意图:在一上课开始,通过让学生看熟悉的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动画片来创设故事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探索知识的欲望,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探索与思考。)

  3、大家估计一下每个人能分到一个完整的饼么?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6分钟)

  活动操作一,4张饼平均分3个人。(8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与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多种思维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去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

  2、各小组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

  3、课件演示学生两种分法的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一动,想一想,说一说,在整个活动中感受数学,体现学习的自主性,要求学生上台演示不同的方法从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学生大胆发言问题的能力。

  4、概括真分数的概念。

  (三)启思导疑(5分钟)

  1、理解概念,辨析特征。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懂得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比1小;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比1大;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

  (四)实践应用。(13分钟)

  1、说出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哪些是带分数?

  2、判断题

  ①真分数比1小()

  ②所有的假分数都大于1()

  ③假分数的分子都大于分母。()(五)填空题:让学生加深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

  (六)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加深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七)拓展题。比较分数的大小。加强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由易到难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锻炼,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这样的练习既注重了基础,也可以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会的回答积极性。

  (八)总结知识,自我评价。(2分钟)

  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让同学们进行总结,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对于学生疑问的地方,教师可以采取同学互助的方式进行解决,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像。

  (九)板书设计

  分饼(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1,如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1如

  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带分数,带分数>1。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力求简洁、直观、形象、突出重点,对学生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加以突出,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饼》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结合教材创设“分饼”的情景活动分成两个层次展开教学。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在这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这分数能正确读写,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这节课我先以猪八戒分饼这一故事引入,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一齐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在整个教学中我都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与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两个实践活动中,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氛围都比较强。在小组汇报阶段,大家积极发言。反思这一节课,小组活动开展得很成功,得益于课前的结构化预习,平时的培养,和本节课的安排,孩子们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创意与个性,小组活动动而不闹秩序井然,这是与上几节公开课相比最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汇报交流的时间拉得过长,冲淡了练习的时间,使得安排的训练题没能完成。今后还要在时间安排上多动脑,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在刀刃上。统观这节课我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小故事,提出了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概念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容易理解。习题设计力求有梯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成功的喜悦。

  《分饼》说课稿 4

  说教材

  《分饼》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 2 课的内容。是紧跟分数的再 认识后的一课,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 写简单的分数,前一段又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熟悉了单位“1”、分数单位等知识,为 学习本节课知识打下了基础。但都是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角度来学习的,认识的分 数都是真分数,另外本课的概念比较抽象,假分数表示什么?在单位“1”不够的时 候怎样理解?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所以 在本课中,我先用面积模型进行讲解,用数线模型进行巩固与再认识。教学分数的 意义时就适当渗透了数轴,虽然数轴对小学生是难点,但是利用数轴可以使学生更 好的理解和区别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值的特征。

  一、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经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掌握真分数和 假分数的特征,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 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乐于探 究的学习态度。

  二、 说教法学法

  本课从具体情境入手, 借助面积模型对分数意义进行理解, 再借助数线模型 (数 轴)用数分数单位的方法初步建立假分数的表象,最后在分类过程中,通过整体观 察,建构真假分数的模型。使新概念在已有的概念中精确深化,产生新的认识。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交流 中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抽象、概括等能力,最终明确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内涵。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分类思想。 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进一步培 养学生的数感,同时为带分数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说教学流程

  1、直接出示课题―《分饼》及第一个活动:3 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 4 个人,该怎 么分?每人分到多少张饼呢?(审题:两个问题) 方法一:一张一张分。学生动手活动,讲 解分饼过程与答案,3 个四分之一。 (慢) 方法二:叠在一起分。让学生动手理解 3 的 四分之一。 (更慢)

  2、出示本节课第二个活动:9 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 4 个人,每人又分到多少张饼 呢? 方法一:一张一张分(用多媒体演示分的过程) 方法二:叠在一起分。

  3、插入讲解分数的分类――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分数值小于 1。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分数值大于或等于 1。 2、用其实呀,还有一种快速简单 分法,谁知道?切入方法三。 此处注意适时讲解:1、重点插入讲解带分数的名字及组成(可让学生根据示意 图总结出带分数―整数加真分数) ;2、根据刚才分饼的结果,说说这两个分数一样 吗?一样。 带分数与假分数的联系 3、 (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也可以化成整数) 。

  4、课堂练习(挑战一、二、三)

  5、你今天学会了什么?谈收获。小结本课。

  《分饼》说课稿 5

  尊敬的各位评位,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7----38页“分饼”,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做本节课的阐述。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所执教的《分饼》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己经学习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但学生不知道它们叫真分数。在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材又安排真分数与假分数的认识,在“分饼”活动中具体体会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其实际含义,为了引出和帮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教材创设了“分饼”的情境活动,并分成两个层次展开教学。

  2、说我的思考和思路:

  第一个活动是“3张饼分给四个”这个问题比较抽象,要组织学生展开活动来探索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再交流,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动手中培养了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和特点,我特意改变了顺序,每学完一种,就介绍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和特点,这样安排是防止学生把带分数与真分数,假分数并列看作是一类,因为教参特意指出,带分数只是假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防止学生混淆。课后作业为三题,我经过研究发现第一题与第三题主要介绍带分数和假分数的关系是为下一节新课假分数带分数互化打下基础的,所以,我安排作为下一节课的导入,因此补充了新的巩固作业。

  5、说学生分析:

  一部分学生对假分数和带分数可能并不陌生,但真正理解他们的意义的学生可能不多。那么本堂课的一个重点就在让学生理解其意义。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会读写假分数、带分数。

  二、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理解带分数与整数的联系。

  2、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饼的情境中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圆形纸若干片、剪刀

  三、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激发学生兴趣)―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放(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问题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与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带着问题学―在动手操作中学――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己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创境激疑。(4分钟)

  1.我用FLASH制作了一个唐僧师徒四人上西天取经的小故事。通过这个小故事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了3张饼如何分给四个人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 2、揭示课题:分饼

  (设计意图:在一上课开始,通过让学生看熟悉的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动画片来创设故事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探索知识的欲望,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探索与思考。)

  3、大家估计一下每个人能分到一个完整的饼么?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6分钟)

  活动操作一,4张饼平均分3个人。(8分钟)

  1、电脑出示图片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圆纸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与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多种思维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去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

  2、各小组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指名回答)

  第一种分法:把一张一张的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每张饼的,共分一张饼的。并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整个过程。

  第二种分法:把3张饼叠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3张饼的。也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整个过程。

  3、课件演示学生两种分法的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一动,想一想,说一说,在整个活动中感受数学,体现学习的自主性,要求学生上台演示不同的方法从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学生大胆发言问题的能力。)

  4、概括真分数的概念。

  (1)每个人分到的饼不够一个,与我们估计的一致,也就是说比1小,你们能说出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2)像 , , ,,?这样的分数叫作什么分数?有什么特点?

  活动操作二,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8分钟)

  1、(出示课件:猪八戒津津有味地吃了个饼还没有吃饱,悟空一个筋斗云,不一会儿又化了9张大饼来,让八戒平均分给师徒4人,每人又可以分得多少张?

  2、提出问题: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先想一想。每人能不能够得到一张完整的大饼呢?

  3、小组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老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4、小组汇报交流:

  第一种分法:一张饼一张饼地分,先把1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张,那9张饼是由9个 张,就是 张。师:看 ,你能发现什么特点吗?跟我们认识的真分数分数有什么区别?(分子比分母大)所以像这样的分数叫什么?假分数有何特点?然后板书:假分数让学生按照这个特点试说几个假分数。

  第二种分法:先把8张饼分4人,每人分2张饼,再分1张,每人分张,共分2张加上 张饼。 其它分法:

  4。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种分法的结果:2张加张,如何来表示?让学生进行讨论,像这样一个整数带着一个分数的数,叫什么分数呢?然后板书:带分数。然后出示写作:2,读作:二又四分之一。并让学生跟读。让学生列举几个带分数并读写。

  5、提出 跟2是否相等?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再进行小结:这两种分法得到两个分数,因为分法都是正确的,所以这两个分数是相等的。带分数是假分数的一种特殊书写形式,他们与真分数并列把分数分成两类。

  (设计意图:由活动操作一做了铺垫,学生能够独立的操作第二个活动。所以这一环节着重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特点。)

  三、启思导疑(5分钟)

  1.理解概念,辨析特征。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懂得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比1小;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比1大;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

  四、实践应用。(13分钟)

  1、并说出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哪些是带分数? 2.填空题:让学生加深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

  3.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加深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

  五.总结知识,自我评价。(2分钟) 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让同学们进行总结,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对于学生疑问的地方,教师可以采取同学互助的方式进行解决,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像。

  六、板书设计

  分饼(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1,如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1如

  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带分数,带分数>1。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力求简洁、直观、形象、突出重点,对学生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加以突出,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结合教材创设“分饼”的情景活动分成两个层次展开教学。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在这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这分数能正确读写,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这节课我先以猪八戒分饼这一故事引入,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一齐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在整个教学中我都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与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两个实践活动中,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氛围都比较强。在小组汇报阶段,大家积极发言。“金星组”还汇报了两种和书上不一样的办法:一个是徒弟三人孝顺师傅,每人把一块饼的1/4敬给师傅,那么唐僧得到3个1/4是3/4,徒弟每人剩下3/4,四人分得的饼相同。(可惜,当时时间太紧,我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弄明1个3/4与3个1/4是相同的,只是单位1不同,一个是把1个饼平均分成4份,拿其中的3份;一个是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4,即单位1不同,一个单位1为一个饼,一个单位1为3个饼。)另一个是:先把三张饼平均12份,每人拿9份,就是9/12,这点为以后的约分打下了基础。反思这一节课,小组活动开展得很成功,得益于课前的结构化预习,平时的培养,和本节课的安排,孩子们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创意与个性,小组活动动而不闹秩序井然,这是与上几节公开课相比最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汇报交流的时间拉得过长,冲淡了练习的时间,使得安排的训练题没能完成。今后还要在时间安排上多动脑,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在刀刃上。统观这节课我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小故事,提出了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

  察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概念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容易理解。习题设计力求有梯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成功的喜悦


分饼说课稿3篇(扩展3)

——《分苹果》说课稿3篇

《分苹果》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分苹果》,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四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和学情

  (一)教材分析

  《分苹果》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2——9的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但是由于这是开学的第一节课,编者考虑学生经历了一个假期的休整,对课堂学习还不太适应,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安排的比较少。教材通过安排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几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入用竖式计算的方法。编者还意图通过教师教学时让学生在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是紧密联系起来的。

  (二)学情分析

  1、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这是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

  2、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并乐于回答问题。孩子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学还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持;但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强,需要教师做好课堂的调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分苹果的过程中,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1、故事情境法:通过猜谜语、与栩栩如生的卡通人物一起分苹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发现:通过学具的使用给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空间,即满足了学生的动手需求,又让学生在自由的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多层次思考,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方式。

  3、多媒体辅助法:课件、动画丰富的视觉感知贯穿整个课堂,既抓住了学生的视线,激发了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又让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适时放松。

  4、讲授法:除法竖式的规范写法是一个新的知识,它不能依赖学生去发现,老师的精心讲授,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并能快速掌握除法竖式的规范写法。 ㈡说学法 古人云:“教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受用终生”,教师重点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本节课在学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通过摆学具、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3、通过灵活、有趣层次性强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一般规律,我安排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教师开课之初以猜谜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创设分苹果学习情境,让孩子们与喜欢的卡通人物一起学习,激发孩子们探究新知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操作体验

  1、课件出示分苹果主题图,提出问题:每篮放5个苹果,20个苹果可以放几篮?

  2、动手操作,讨论算法。

  ⑴学生解决问题前,老师首先提出2个要求:①既可以独立动脑筋想一想,有困难的同学也可以利用每组的苹果图片代替苹果,边说边摆,关键要说清你分的过程。②想完或摆完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有几种算法,然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最聪明,找到的算法最多。

  【设计意图:明确具体、层次分明的要求,让学生操作起来有的放矢,又尊重学生思考能力的层次性。】

  ⑵学生独立思考或摆一摆学具,小组交流,探究多种计算方法。 ⑶集体交流,学生汇报不同方法时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对应演示、讲解、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摆学具、小组合作探究等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多层次思考,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方式。利用生动的课件演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推动学生积极思考,逐步渗透算法多样化,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横向思维能力。】

  3、通过学生对比、教师讲解认识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体会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⑴教师谈话引出并出示除法竖式。

  ⑵请小朋友们把竖式跟横式比较一下,看看你能发现哪些问题,把你发现的问题跟同组小朋友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⑶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介绍除法竖式除号的写法及被除数、除数的书写位置。

  ⑷结合分苹果的过程讲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讲解后再要求学生说说书写顺序及每个数表示的含义,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除法竖式每一步表示的实际含义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所在,我开始没有采用通常直接讲解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在与横式的比较中找出他们不同之处的基础上,再用讲授法进行教学,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探究性学习过程,又为教师下一步为了突破重难点的讲解铺垫了认知基础。教师讲解中结合分苹果的过程,直观形象地把数和形,形和式结合起来,有效地帮助学生通过构建除法竖式的雏型,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利于学生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和除法竖式的算理,掌握算法和写法;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抽象出除法竖式的完整模型,又感悟位值制的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趣味练习 拓展运用

  我设计了三个层面的练习,逐步提高要求:

  第一层是基本练习(智力开门)。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第二层是解决问题,延伸算法(智慧屋)。只有把所学知识置于问题解决中去,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是有用的,学生会更感兴趣。

  第三层是改错练习。让学生在判断和改错中强化对除法竖式每一步实际意义的理解,深入领悟位值制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除法竖式的运算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不同层面的练习,希望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又期望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第四环节:总结回顾 评价反思

  通过设问“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你想提醒同伴们注意什么?”学生可以说知识上的收获,也可以说情感上的收获,还可以评价他人的学习表现,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四)教学预期效果

  1、每个同学在“摆一摆、说一说、练一练”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95℅的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90℅的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

  3、80℅体会竖式中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分苹果》说课稿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大小。

  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

  注意:

  在数物时的手不要遮住图案,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时有一定长度的东西来带领幼儿按物数数。

  活动准备:

  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15个梨、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

  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

  活动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幼儿;喜欢。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苹果、香蕉、杏、还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

  几个勋章图案,他们说你们好聪明,是个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给你们(拿出水果勋章)你们看好看吗?

  幼:好看。

  教:想要吗?

  幼:想。

  教:那好。(拿出图)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

  幼;恩有苹果......

  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

  幼:好。

  (1、2、3、4、5、6、……)

  教;哦苹果有20个,小朋友苹果有多少个呀?谁来回答。举手回答,不举手我不让回答,如果不举手,你也说我也说,那水果图案小勋章给谁呢?所以回答问题要把手举好老师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朋友不喜欢你们了,不给你们图案小勋章了哟(好,XX你来吧)XX幼:20个。

  教:恩对了,来,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

  (一样的依次的和幼儿再数一数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点呀?

  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苹果多一点,再在苹果和香蕉的下面对应的写上个数的数字)

  教师:对了,那苹果20个,香蕉15个,那么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

  (再依次说苹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关系)

  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回家后再数一数别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谁比谁多,谁的数量大)

《分苹果》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分苹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上)第40-41页的内容。从教学知识角度来叙述今天的内容是“的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法”本课的'知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了9以内加减法的基础的进一步升入学习。原教材与新教材比较可以看出新教材的《分苹果》这课,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始终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全身投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本课的一条主线从游戏开始在从游戏结束。

  二、说教学目的难重点

  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得数是10的加减法和10减几的减法。

  2、能力目标:正确计算10减几和的数是10的加法。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感知数10的组成生活处处都有数学,通过游戏使学生愉快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小组游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信息。

  教学重点: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是本课的重点。任何方式的活动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的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

  说教学难点:1、10减几的减法计算是本科的难点。说他是是难点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学前教育加法的力度大,减法的力度小、学生计算减法的基础薄弱。<2>学生年龄小做减法的思维过程难度比加法大。

  三、说教法

  (一)把“问题情境化”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教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化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化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激发求知欲,增强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为此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选择了贴近学生的材料“分苹果”“吃苹果”“贴树叶”。....把要学的知识与生活背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情景问题去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身心品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学习世界。

  (二)、加大活动力度提高教学力度

  六七岁的儿童好动,好奇心强、兴趣以调动。但他们注意力不能持久。意志力薄弱。让学生长时间计算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符号上,必然会感到单调和乏味。影响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全课学生有两分钟左右的时间不在动,其余时间手、脑、眼、口都在活动。例如“分苹果”“考一考”使学生身心多种器官协调并用。把学生真正推向学习的主人翁位置。极大激发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做到发展。

  (三)、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1、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请轻学习结果。这也是新教材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是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是否乐于与同学进行合做交流,是否有学习兴趣,真诚,不受谎话。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注意评价方式多样化,课堂采取同桌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教师的权威作用淡化,同时也是一种巩固知识的方式。

  3、评价起点不同,学生入学不仅各方面的能力、态度、习惯和数学知识基础不同,个性差异很大。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情况给学生恰当的评价。

  四、说学法

  1、动手操作

  通过学生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获得数学知识,本节课让学生动手分10个苹果,使学生感知10的分解。再通过指名上分,使学生思维规律化、有序化。最后,通过对比观察完成10的分解合成。这些都是在操作中进行,操作中完成。

  2、在游戏中学习

  通过“吃苹果”、“贴绿叶”、等游戏,有意引导学生在小小游戏中操作,为学习时间而“动起来”,例如“打靶”等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种竞争意识是孩子们渐渐养成不服输,敢于向空难挑战的学习习惯。同时小组游戏中,又加强组织和纪律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起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游戏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使学生渐渐变成“乐之者”,一步步走向“乐学”大门。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拍手引出课堂内容,板书课题。

  2、分苹果

  学生拿出10个学具苹果把它分成两堆,学生任意放,看看有几种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这一组练习的目的,感知10的分解,活动贴近生活,学生操作一分钟左右,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做事有顺序、有规律。教师板书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9 8 7 6 5 4 3 2 1 0

  让学生观察后提问,哪一组与哪一组可以合起来,变多为少,这就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教学。

  10 1 2 3 4 5 9 8 7 6 5

  教师和学生总结出得数是10的加法

  2、吃苹果

  我设计吃苹果即学习10的加减法,10个苹果吃了几个,还剩几个。怎样算式表示。教师板书减法算式

  3、记忆10的加减法,

  学完新知识给学生记忆的时间,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系统的记忆一下很有必要,为后面的整理复习做铺垫,有使知识系统化。

  4、 巩固新知识。

  两个游戏巩固了10以内的加减法,重点练习,活跃课堂气氛,把整节课推向。......。

  5、说板书

  板书简明同时又是一图四式的教学埋伏。


分饼说课稿3篇(扩展4)

——一分能干什么说课稿3篇

一分能干什么说课稿1

  【案例背景】

  泉州市教育局为总结推广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的教学经验成果,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决定开展泉州市小学教育教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经县教研室层层筛选,我有幸入选,参加市一级评选活动。《一分能干什么》的教学是我参加评选活动前的一次“研讨课”。

  【案例主题】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根据新《课标》的这一理念精神,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式进行积极、有效且充分的体验,因为,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们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精心设置各种数学活动,充分体现“活动数学”的教学原则,提供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而学到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案例描述】

  《一分能干什么》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分、秒”的学习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通过感知、体验、估测等一系列具体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1分钟、1秒钟有多长。准确把握分与秒的单位换算,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时间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时间的重要性。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体验、估测的能力,我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积极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多种丰富生动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感悟时间的意义,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本文就这节研讨课的教学,谈谈我的一点感悟与思考。

  教学片断一: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师:请大家看屏幕,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分钟。

  (出示课件钟表——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全过程)

  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秒针走了一圈。

  师:秒针走的时候你有没有听到什么?

  生:我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

  师:是啊,秒针滴答一声走过一小格是一秒。

  (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

  师:我们可以用拍一次手记住一秒。

  (师拍三次手,就是3秒)

  师: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记住一秒?

  生: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来记住一秒。

  生:原地跳一下是一秒。

  生:跺一下脚也是一秒。

  ……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多,现在请大家再看一次钟面,轻声地数一数秒针一圈走过几小格?

  (再次出示课件钟表——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全过程)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秒针走一圈是60秒。

  师: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多远呢?

  生:分针走一小格,所以一分等于60秒。

  师:是啊!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

  (板书: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1分=60秒)

  教学片断二:体验1分有多长。

  比一比: ①先闭上眼睛等待一分钟;②再看一分钟动画片断《猫和老鼠》

  师:同样是一分钟,你感觉长短一样吗?

  生:等待 1分钟很长。

  生: 1分钟的动画片很快就过去了, 1分钟太短了。

  师:都是1分钟,为什么有时觉得短,有时觉得长?

  生:如果做我们自己喜欢的事时,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如果呆呆地坐着,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师:一分钟的长短给人的感觉 是不一样的,感受时间的长短具有相对性。

  教学片断三:体验1分钟能干什么

  ①用一分钟时间 ,选择你最喜欢做的一件事。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件事情(折纸、画画、背口决、计算),请同学们选一件喜欢做的事,看看自己在1分钟能完成多少?

  ②汇报在这一分钟内做了什么?做了多少?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在这一分钟内做了什么?做了多少?

  生:我一分钟做12道口算题。

  生:我一分钟做11道口算题。

  生:我一分钟做10道口算题。

  师:还有做别的吗?

  生:我一分钟能折一只千纸鹤。

  生:我一分钟能折一只青蛙。

  生:我一分钟能折一只船。

  ……

  师:同学们在学习上一分钟我们能做这么多事情,那么在生活中一分中能做什么呢?

  生:一分钟我能穿好衣服。

  师:好样的,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生:一分钟我能洗8个碗。

  师:你真是个勤快的孩子。

  ……

  【感悟与思考】

  一、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

  观察是思维的“眼睛”,是学生认识事物的“窗口”。观察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开始,它是获取感性知识,启发各种思维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而且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分钟、1秒钟这概念虽然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但比较抽象,对于“1分等于60秒”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更是难以理解。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件钟表——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全过程,让学生结合钟面直观的演示,化抽象为具体,转无形为有形,并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1秒”和“1分”的时间长短。学生在动眼观察、动脑分析、动手操作等感知活动中,获得了大量感知认识,初步建立了1分钟和1秒钟的概念,体会到“分”与“秒”的关系。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中,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思维去领悟、获得了新的知识。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都得到发展。” 由此可见,学生要发展,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参与。因此,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精心设置各种数学活动,提供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过程及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等内容,在再创造过程中获取对知识和意义的理解和建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在设计“1分有多长”的教学环节时,我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等待一分钟;再让学生观看一分钟动画片断《猫和老鼠》。“呆呆地坐一分钟”和“看一分钟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的对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同样是一分钟的时间,其长短给人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真确感受了时间的长短具有相对性。我还通过其它多重体验活动,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了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使学生对一分钟时间的长短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让学生在体验中升华

  《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在联系生活实践中体验。学生的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分能干什么”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做计算题、背口诀、画画、拍球等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感受在一分钟里能做事情很多,并不失时宜地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活动,把课本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体验时间的机会,学生真实体验了一分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了一分钟的概念。学生在亲历体验活动中增强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提升了对所学概念的认知。

  反思本次教学研讨,我深刻地领悟到:学生所学知识需要通过自己的体验获得感悟,才能将其转换、内化为自己的收获。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一分能干什么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一分钟能干什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分、秒中的一个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是本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使学生懂得去珍惜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掌握1分=60秒,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过程目标: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及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及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能力目标:通过拍一拍、听一听、读一读、唱一唱、写一写、等活动,培养学生估计时间的能力,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

  教学难点:估计一分钟有多长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时分的知识在一年级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能区分时针、分针和秒针;能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整点、半点;但是整点刚过和接近整点学生区分还有困难。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生活经验少,但思维比较活跃,他们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引起的,在教学时,尽可能创设生动的数学活动,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知识变成学生的切身需要,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通过操作交流去探索创新。

  二、教法学法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联系生活实际,用灵活多变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充分放手让学生大量开展多种形式有趣的实践活动,开放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使学生较好的认识一分并且对于一分能干什么也会有深刻的认识。

  三、设计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创设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在这节课中,主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人人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强调学习数学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一分钟能干什么》这一课意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数心跳、听音乐、读书、踢球等,体验时间的长短,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根据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于是我利用2008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场面,共同感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体验一分钟的长短,这种安排的意图是用学生比较有兴趣的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新知的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强调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整合。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分钟能干什么都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说说,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发挥自己的个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对时间的有关认识的记忆。

  (二)实践感知

  1.一分钟有多长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数心跳”这一活动,再次体验到一分钟的长短,强化学生的感知。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听一遍会忘记,只有自己做一遍才能永远的记住。在课堂中通过拍一拍、读一读、写一写、数一数、做一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对于一分钟的长短有了深刻的印象,为后面的估计打下了基础。

  2.分与秒的关系

  在我们体验完1分钟脉搏的跳动之后,让我们静静地看钟面,一起来认识1分。观察钟面,上面有两个我们的老朋友,最短走地最慢的是时针,这根长一点的走得比时针快的是分针,钟面上还有一根又细又长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它可记录比一分还短的时间,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请同学们观察钟面,动脑筋思考,一秒有多长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

  学生说出不同的办法,同时选择拍手的方法边观察钟面边体验1秒,5秒,10秒,60秒的长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一看、数一数、分针与秒针的`走动情况,学生发现了分与秒的关系。强调学生一定要把分与秒的关系记好,1分=60秒

  我从“1秒钟是多长”这里寻找切入点,让学生拍手做,分别观察分针和秒针的变化,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总结能力的培养。在认识秒针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钟面,区分时针、分针、秒针,然后总结出分与秒的关系。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总结,比老师的讲解更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使学生在经历了观察、总结、推断的过程中体验了观察——思考——推断——总结——归纳——运用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活动体验

  1.1分钟能干什么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活动(做计算题,读三字经,画太阳,拍球),学生分小组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学习活动,集体计时,汇报结果。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到在一分钟里能做这么多事情,很骄傲。同时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

  学生通过四种活动对比谈感受, 让学生明白感觉时间的长短有时还与心情和喜好有关,并不失时宜的进行热爱学习的思想教育。简单的练习,为学生提供了体验时间的机会,增进了同学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把课本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加深了学生对一分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一分钟有多长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听着音乐在一分钟之内做自己喜欢的活动,这是对学生估测能力的训练,有了活动已做基础,先叫同学交流估计的办法,然后跟随一段欢快的音乐跳起来,估计一分到了就回到座位。

  这个环节为学生创造了充分的机会实践一分钟的体验。新课标中倡导从孩子们身边的生活中撷趣素材,联系生活学习数学,将数学还原于生活,指导于实践。我让学生在通过大量的活动感受到了一分钟后,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来估计一分钟长短

  4.几分钟的长短

  在这一环节请学生选一首歌,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几分钟,再全班一起唱唱,看看自己估计的对不对。新课标中倡导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还原于生活,指导于实践。让学生在通过大量的活动感受到了一分钟后,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来估计一分钟以及几分钟的长短。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在学生有了一定时间的基础上马上让学生进行估算练习,促进知识的进一步的巩固。

  (四)拓展思维,课堂回顾

  1.中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检查学生掌握程度,我又设计了下面三个活动,把课堂气氛再次活跃起来。

  ①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这台春节晚会上,有我们熟悉的好朋友红果果、绿泡泡,他们俩看到同学们对分和秒掌握的这么好,想考考大家,你想接受他们的挑战吗?

  挑战第一关: 是时,分,秒关系的换算。

  1时=___分 1时30分=___分

  1分=___秒 1分20秒=____秒

  70分=___时___分 90秒=___分___秒

  挑战第二关: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会使用时,分,秒这几个单位。

  小华每天睡9( ) 跳绳10下用了7( )

  小亮吃饭用了20( ) 小明跑50米用了12( )

  挑战第三关:测试学生的计算速度。

  你能在一分钟内完成吗?

  3×4= 5×6= 3×9=

  5×8= 24÷3= 12÷6

  ②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了解一分钟的重要性。

  一分钟,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一分钟,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800个字。

  一分钟,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

  一分钟,激光大约可以走1800万千米。

  根据所给的数据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一分钟能干些什么

  1分钟我能穿好自己的衣服。

  我1分钟能吃一根香蕉

  1分钟能擦干净我的桌子。

  通过让学生知道一分钟虽然很短暂,但这一分钟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促进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这个环节体现了在新课标强调的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充分利用了生活这一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爱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2.课堂回顾

  在这一环节让谈谈学生的收获和体验,概括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课堂表现,还可以再次唤醒学生对本节课的记忆,揭示课题。

  同时根据情境,出示一句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来激励学生。

  学生的自我评价很真实,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激发他们参与和学习的兴趣。同时,把课本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加深了学生对一分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五)布置作业

  课已接近尾声,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让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介绍今年发生一些事情

  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在一分钟内完成,并成功进入太空;

  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前的一分钟,人们的心情是无比激动;

  在今年四川地震在抢救被埋在废墟里的人员时,那一分钟一秒钟是何等重要,每争夺一分一秒就可能生还一个生命。

  在第十四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德国队就是在最后1分时间进了一球,从而赢得了冠军。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正如人们常说,珍惜时间就等于珍惜生命。

  在这节课最后的一分钟,老师给大家带来几道有趣的课后作业,他们都在作业超市里,我们边听歌边把你喜欢的一道题记下来

  作业超市:

  1、估一估做一套眼保健操需要几分钟。

  2、调查你一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

  3、收集有关描写时间的句子

一分能干什么说课稿3

  说教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了解了时、分之间的换算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接受。所以教材特别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活动来认识时间,体验时间。本节课通过具体实践活动,如数心跳、写字、听一听秒针走动的嘀嗒声等,让学生感受1分、1秒的长短;观察钟面了解1分=60秒;而且能使学生体验到一分钟能做不少事情,体会时间的价值,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使学生懂得去珍惜时间;感受时间的价值与意义。

  说学生:

  二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在教学中注意以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对时间已有初步的认识,知道1时=60分,在此基础上学习1分=60秒难度相应降低。但由于时间是个抽象的概念,不易让学生所接受,所以在本课学习中应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在具体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时间,体验时间,培养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

  能力目标: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培养学生分析、体验、估测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说教学重点:

  建立一分钟的概念,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正确进行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转化。

  说教学难点:

  估计1分钟有多长。

  说教法:

  1.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2.让学生对1分钟时间的长短有尽情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切实感受数学就在他们生活中。

  3.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并通过合作交流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说学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具体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听一听,猜一猜、数一数、试一试、想一想、摸一摸、估一估、写一写、折一折、说一说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亲身体验1分的长短,并发现分与秒的关系,体会时间的价值,学会做时间的小主人。

  说教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面。

  说学具:

  题卡、手工纸、文字、写字本。

  说课型:新课。

  说课时:1课时。

  说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与确立的学习方式,其教学程序我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一)情境创设,激情导入; (二) 实践探索,学习新知 ;(三) 巩固练习,拓展思维;(四)结合生活,课外延伸;(五)全面总结,强化感受。下面我就各个环节的设计作具体说明:

  (一)情境创设,激情导入

  同学们,时间老爷爷听说你们上节课表现非常好,邀请你们欣赏儿歌《时间像小马车》。大家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一分《时间像小马车》音乐)我们欣赏到这里,谁愿意说说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学生一定会说这首儿歌很好听,就是太短了。老师由此引出这短短的一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从而引出新课,板书课题及副课题。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更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听音乐初步认识1分钟有多长。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二) 实践探索,学习新知 。

  这节课相对于以往的数学课来说,它的特殊之处是以体验为核心。因此这一环节教师设计了开放式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参与体验发现总结的过程。

  1.数心跳,体验1分钟。

  这里让每个孩子通过数脉搏知道心跳1分跳多少次?通过这种实际操作,既可以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明白1分钟的概念,以自身的体会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

  2.1分能干什么。

  在这里我通过两个活动设计了全体总动员:先让每个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活动进行1分钟体验,并汇报活动情况。如数数、默写乘法口诀、写字、画画、做口算题、折纸等活动。然后举例说明生活中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1分可以干很多事情。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应该利用好时间,不能随便浪费掉1分1秒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德育教育。

  3.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在探讨分与秒的关系这一问题时,先是提问学生钟面上分针、时针的名称,进而认识秒针。学生只有明确1秒的长短,才能够更加准确、真实地知道1分的长短,为估计1 分钟打基础。然后我让学生边欣赏音乐,边观察钟面,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一看、数一数、分针与秒针的走动情况,学生发现了分与秒的关系,1分=60秒,为了加深印象,让学生随着秒针的走动数数,来进一步体验一秒与一分的关系,有效的落实了本节课的重点。

  4.估计1分有多长。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先伏桌休息自己估计1分钟时间到了就坐端正,看谁估计的时间最准确或最接近。(放音乐《兰花草》) 这时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

  新课标中倡导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还原于生活,指导于实践。让学生在通过大量的活动感受到了1分钟后,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估计1分钟的长短,促进知识的进一步的巩固与应用。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5.体验1分有多长。

  通过两个活动来让学生感受1分钟的长短:

  ①耐力体验1分钟。单脚站立,手平举。看哪个小朋友能坚持1分钟。

  ②观看1分钟精彩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出示课件)

  ③交流:这时我会问:精彩动画1分钟和耐力体验1分钟,你有什么感受?

  以两次活动对比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说说对两种活动过程的不同的时间感受。学生一定会一致认为动画片的时间短,耐力体验的时间长。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感觉时间的长短有时还与心情和喜好有关。学生的积极参与、激情投入是这节课活动成功的基础。

  (三) 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这一环节我共设计了4道不同层次的实践与应用的练习。

  第一题看图说时间既训练了学生对时间的认读,还让学生学会了两种书写形式表示时间。

  第二题对口令训练学生时、分、秒之间关系的转换。

  第三题给老师改错训练学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根据时间单位的意义,选择恰当的时间单位。

  第四题通过计算,具体体验1分的长短。

  (四)结合生活,课外延伸。

  1. 1分钟记忆大赛。

  这个环节的设计我让孩子们当导游,1分钟内看谁记住的景点多,

  让孩子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2.联系实际,提高认识。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片断:

  1.观看消防员救火图片,让学生理解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

  2.在第十四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德国队就是在最后1分钟时间进了1球,从而赢了比赛。让学生明白对于运动员时间就是胜利。

  3.这时候我会问:在各行各业人的眼里,时间还是什么?并举例说明。(例如:时间就是知识......)

  通过一组惊心动魄、紧张的画面集中展示,在课堂上产生一种震撼的效果。学生通过直观的影象和激烈的讨论,情感的体验再一次得到升华。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体验,达成了唯一的目标,那就是对时间有了更深的体会,感悟到时间的价值:时间就是财富(金钱);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生命

  (五)全面总结,强化感受

  为了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提问:现在离下课只剩1分钟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对时间老爷爷和大家说点什么?让学生们互相交流、汇报。师总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老师在这里真的希望以后你们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做个珍惜时间的孩子。

  这一环节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时间的重要,一节课过得很愉快,便会觉得时间很快。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出示时间格言意在进行课外延伸,激励学生,让学生珍惜时间,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布置作业:回家后让父母帮忙测一测你1分能跑多少米?

  通过课后实践活动继续体会1分能干什么。

  板书设计:整个板书我做到简洁明了,加深学生的印象。集中学生注意力,突出教学重点,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习不只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还包括背景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构认知。

  2.在活动中学习。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种手脑并重的操作。在体验1分钟和估算1分钟有多长时,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活动,这样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能真正感知自己在1分钟内能干多少事情。在体验了1分钟有多长后,课堂并没有机械的教学生分与秒的关系,而是进行了随着秒针走动1圈数数的练习,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直观形象动态的实物操作,利用实物钟面直观形象来突破重点难点,进一步验证了1分=60秒。这节课设计的体验活动虽然多,但是我注重了体验的层次性,所以并不重复,而是令学生每次的体验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


分饼说课稿3篇(扩展5)

——做曲奇饼作文3篇

做曲奇饼作文1

  今天,我们去到了功夫龙亲子城,我们就上去二楼吃饭,吃完饭我们就去点自作的一家店去自己做东西来吃,我们刚去到那里工作人员就给我们一本书看我们要做什么,我跟我妈妈说:“我一定要做曲奇饼!”

  工作人员对我说:“这里有橙味、巧克力味、抹茶味……我对工作人员说:“我要橙味和抹茶味。”说完我们就开始了。我只见工作人员拿出一个电子称和一些面粉,工作人员叫我先让我把电子称的数字清空,再让我把她刚才拿出来的面粉中拿出一百一十克出来,拿出来之后,工作人员又拿出了一个搅拌面粉的机器,我搅拌好了之后,工作人员就拿出了一个鸡蛋,工作人员叫我把电子称的数字清空再把鸡蛋倒十克,可是我倒多了工作人员就要一点一点的倒出来搞到十克以后工作人员又拿出了这些粉那些粉,又叫我搅拌,可是现在终于做好了……我在心里说:“我觉得做曲奇饼要用好多材料啊!我还觉得做曲奇饼好辛苦啊!”说完我就开始挤了,前五个都是工作人员做的,后面的都是我自己做的,我挤的形状有:花的、有云的、有爱心的……挤完之后,工作人员就把我挤好的曲奇饼放在桌子上,放在桌子上四分钟以后,工作人员就把我做的曲奇饼放进了微波炉里面,放进微波炉里烤了十五分钟以后,工作人员就把我做的曲奇饼拿了出来,拿了出来以后,工作人员就拿袋子出来给我们曲奇饼,我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袋子之后,就把我自己做的曲奇饼放在袋子里面,我装了三分钟才把我做的曲奇饼全部装好,我把我做的曲奇饼装好之后,我们就走了。

  今天我做曲奇饼做的好开心啊!

做曲奇饼作文2

  我很喜欢吃曲奇饼干,它非常好吃,但是做饼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直想学做曲奇饼干,这个寒假终于跟着妈妈学会了,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妈妈准备好了做奇曲饼干的材料,有黄油、纯牛奶、鸡蛋、低筋面粉和糖粉。我们先把黄油搅拌均匀,再倒入纯牛奶和鸡蛋,然后用搅拌器逆时针搅成糊状,最后用刮扳拌匀。香喷喷的奇曲糊就做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把裱花纸拿起来,装上裱花嘴然后在里面放入面糊,学着妈妈的样子在油纸上做起奇曲饼干,“逆时针,挤圆型,硬币大小”我轻声念叨着口诀,“唉!看着简单做起来还挺难。”

  我挤了好几个没有一个是圆圆的,也不像硬币般大小,我做的大如蛋挞小如纽扣,奇形怪状令我哭笑不得。再看看妈妈做的一个个花样独特,方向一致,像一个个整齐列队的螺壳。偷瞄我做的一个个歪歪扭扭,不方不正,大大小小,胖胖瘦瘦,我咬着嘴唇,“怎么搞的,我要修整修整我的奇曲军队。”

  我先用牙签把形状调匀,再试着压扁高出的部分补齐低缺的部分,这下更是乱七八糟没了模样了,妈妈笑着说,“我来教你做几个吧。”我眼花撩乱地看着妈妈刮圆、挑尖、型、捏宽,做上花样,一个个小巧的奇曲饼宝宝萌萌地“坐”在我面前。“哇,妈妈我要向你取经。”“本师傅收你为徒。”妈妈幽默的眨了眨眼睛。

  “来宝贝挤面糊时要逆时针,旋转一下,向上跳个小尖尖,不要松手,轻轻压一下,把你画画时努力画圆的精神拿出来,对,圆了圆,哇,干得漂亮。”妈妈风趣的语言,激发了我的'勇气,经过一次次尝试成功了,我亲手把奇曲饼干进了烤箱。

  有了妈妈的细心指导,我学会了做曲奇饼干。

做曲奇饼作文3

  今天,我们去到了功夫龙亲子城,我们就上去二楼吃饭,吃完饭我们就去点自作的一家店去自己做东西来吃,我们刚去到那里工作人员就给我们一本书看我们要做什么,我跟我妈妈说:“我一定要做曲奇饼!”工作人员对我说:“这里有橙味、巧克力味、抹茶味……我对工作人员说:“我要橙味和抹茶味。”说完我们就开始了。我只见工作人员拿出一个电子称和一些面粉,工作人员叫我先让我把电子称的数字清空,再让我把她刚才拿出来的面粉中拿出一百一十克出来,拿出来之后,工作人员又拿出了一个搅拌面粉的机器,我搅拌好了之后,工作人员就拿出了一个鸡蛋,工作人员叫我把电子称的数字清空再把鸡蛋倒十克,可是我倒多了工作人员就要一点一点的倒出来搞到十克以后工作人员又拿出了这些粉那些粉,又叫我搅拌,可是现在终于做好了……我在心里说:“我觉得做曲奇饼要用好多材料啊!我还觉得做曲奇饼好辛苦啊!”

  说完我就开始挤了,前五个都是工作人员做的,后面的都是我自己做的,我挤的形状有:花的、有云的、有爱心的……挤完之后,工作人员就把我挤好的曲奇饼放在桌子上,放在桌子上四分钟以后,工作人员就把我做的.曲奇饼放进了微波炉里面,放进微波炉里烤了十五分钟以后,工作人员就把我做的曲奇饼拿了出来,拿了出来以后,工作人员就拿袋子出来给我们曲奇饼,我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袋子之后,就把我自己做的曲奇饼放在袋子里面,我装了三分钟才把我做的曲奇饼全部装好,我把我做的曲奇饼装好之后,我们就走了。今天我做曲奇饼做的好开心啊!


分饼说课稿3篇(扩展6)

——南瓜饼日记 (菁华3篇)

南瓜饼日记1

  妈妈和婶婆从超市买了一个大南瓜回来了,说:“今天我们做南瓜饼。”这可把我乐坏了。

  只见婶婆把南瓜劈成了两半,白白嫩嫩的南瓜子就露出来了,她一边挖南瓜子一边说:“别浪费,南瓜子晒干了还能吃呢!”原来南瓜子还有这样的妙用!

  婶婆先把洗净的南瓜放入高压锅里煮熟,再放入大碗里,然后撒上面粉和白糖一起搅拌起来。没一会儿白色的.面粉和白糖就不见了踪影,好像被南瓜吸收了,变成了黄色的一大团。

  婶婆取出一下团搅拌好的南瓜粉搓成条形,把它分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然后取出一小段放在手心搓成球状,再轻轻一按,圆圆扁扁的南瓜饼就做成了,站在一旁的我的阿姨就等不及了,各拿一团南瓜粉按照婶婆的样子做起来。很快,南瓜饼就做好了,看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南瓜饼,婶婆笑了。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婶婆把做好的南瓜饼放入油锅里,不一会儿香喷喷的南瓜饼就出锅了。

  看着亲手做的南瓜饼,我心里乐开了花。

南瓜饼日记2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做南瓜饼。

  我先向太爷爷要了一个南瓜,让妈妈切了一半给我削皮。南瓜的皮又厚又硬,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皮削干净。

  我们把洗好的半个南瓜切成一块又一块,放在干净的锅里蒸。外婆家的灶头需要自己添加火柴,我小心翼翼地看着火,生怕它灭了。大约过了15分钟,我一手提着锅盖,一手拿筷子点了点南瓜,金黄的南瓜变软了,香气扑鼻呀!

  外婆帮忙把南瓜放在一个大盘子里,加上面粉,和成面团。

  是时候该我露一手了。我先把手洗干净,然后坐在院子里开始做南瓜饼。我拿了一把面团,放在手心上,来回用力搓,再双手轻轻一压,一块南瓜饼做好了。这么大的面团,我花了10分钟才把它全部做成饼。这些南瓜饼虽然做得大小不一,但妈妈还是表扬我了,因为我做得很用心。

  我们把饼一个又一个放在油锅里炸,金黄的`南瓜饼在锅里笑开了花,我迫不及待尝了一口,真香呀!我把做好的南瓜饼分给邻居大哥哥吃,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哦!

  自己做的南瓜饼就是不一样,我吃的津津有味。以后,我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做,那才有意义呢!

南瓜饼日记3

  今天是星期天,妈妈从菜市场买来了一个大南瓜。妈妈对我说,“今天我们一起学做南瓜饼”。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以前我在电 视上看过做南瓜饼的方法。所以信心十足。

  妈妈先把南瓜用水洗了然后切成小块,放在笼上蒸。我问妈妈多长时间能蒸好,妈妈说二十分钟就好了。我焦急地等待着。

  时间终于到了。妈妈掀开了锅盖,一股热气从锅里冒出来,我迫不急待地伸手想从锅里拿出南瓜,妈妈急忙拉住我的手说,现在烫手让它晾 凉了再拿。过了一会南瓜凉了,妈妈和我用小勺把熟南瓜小心意意地取出来放进一个盆子里。在妈妈的指导下我放进几勺白糖又撒了些面粉用小勺 搅拌起来。那边妈妈已经把油倒进锅里了。可是我觉的南瓜糊有点稀妈妈又让我放进了些面粉。这时油热了。妈妈用小勺舀起南瓜糊放进油锅里再 用筷子把它拨开,不停地翻动着南瓜片,一会金黄的南瓜饼出锅了。我一看南瓜饼奇形怪状的。就问妈妈怎么南瓜饼不是圆的。妈妈说“因为南瓜 糊太稀了”。我拿起一块南瓜饼放进嘴里想不到南瓜饼的样子很难看但吃起来挺好吃的,甜甜的软软的。南瓜饼是我和妈妈共同劳动的成果。所以 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分饼说课稿3篇(扩展7)

——百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菁华3篇)

百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数学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百分数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教材首先说明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百分数,初步使学生知道百分数的重要性,然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的意义,最后说明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自我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

  1、呈现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百分数。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充分理解百分数意义。正确读、写百分数。明白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哪些不同。会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综合概括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建立自我反思与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的教学方法:

  1、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新课开始,联系学生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出百分数,再让学生试着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顺势引导出百分数的读法,从而建立对百分数的初步感知。

  2、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主要通过图片中的几条信息让学生探索、发现规律,理解这几个具体百分数的含义,进而概括百分数的意义,然后通过一组题,让学生讨论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深化百分数的意义。接着问怎样把上题中能改写成百分数的两个分数表示成百分数的形式,引出百分数的写法,让学生试写,并提出在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事项,最后阅读第78页百分数的写法,发挥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学习了百分数这些相关的知识,再通过讨论和比较突现出百分数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是便于比较,从而说明了运用百分数的优点。这样教学循序渐进,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说学法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习、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2、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四、说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幻灯片出示第77页的四幅图:

  师:同学们看这四幅图,你能读出上面的数学信息吗?

  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出示和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

  2、师:像18%、50%、64、2%……,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3、引导出百分数的读法。

  4、出示做一做的第二小题。

  师(引语):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到处都有百分数,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运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代表什么含义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它。(板书:百分数)

  (二)自主探究,解读百分数意义。

  1、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1)出示四幅图中的第一幅图,说一说图中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师:近视率中的三个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数及它表示的具体含义。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百分数,结合自己对百分数的理解,说一说它们具体表示什么含义?(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3)归纳总结百分数的意义。

  总结: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看来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比的关系,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1)(投影出示):下面哪个分数能用百分数表示?

  ⑴一堆煤97/100吨,用去了它的75/100。

  ⑵47/100米是94/100米的50/100。

  学生先观察,再汇报交流。

  (2)能不能就你的理解,来说一说百分数与分数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先讨论,再汇报交流。

  3、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主要分三个层次:

  (1)试写:将上面两个分母是100的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指名上黑板改写)

  问:那你能说一说在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2)阅读教材第78页。

  这个符号“%”叫什么?(百分号),我们写百分数时注意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

  (3)练习:写出下列各数。(投影出示)

  4、运用百分数的好处。

  形式:讨论三名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来说明运用百分数表示便于比较。

  (三)应用实践

  1、判断。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和分数的区别,读法。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2)、小红的身高是147%米。()

  (3)、34%读作百分之三四。()

  (4)、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45%。()

  2、阅兵材料。主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祖国强大的自豪感。

  师:今年是祖国60华诞,在国庆阅兵仪式上,老师收集到了这样的一些信息:

  (1)、铁流滚滚,气势如虹,30个装备方队以崭新阵容即将接受检阅。受阅装备全部由*自主研制和生产,90%的装备是首次亮相,集中反映了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现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依靠自己的力量,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成功解决了世界近21%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对人类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看到这些信息,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3、游戏激趣。

  师: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领大家玩一个“你猜我猜大家猜”的游戏。

  (1)猜百分数:

  百发百中(100%);十拿九稳(90%);百里挑一(1%);一举两得(200%)。

  (2)猜成语:

  100%的命中率(百发百中);生还的可能性只有10%(九死一生)。

  (四)全课小结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百分数的应用;

  3、与分数区别和联系。

百分数的意义说课稿2

  今天我所讲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百分数的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教材先联系生活实际呈现了程序格式化进度、服装面料和里料的成分、汽车销售情况的百分数,再结合实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最后教学百分数的读写,这样的内容编排,不仅注重了知识的迁移,体现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百分数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知识准备上,他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这为学生在理解分数的基础上,完成对百分数意义的自我建构打下了基础;在生活经验上,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出百分数,但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准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在学习能力上,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看书学习能力、根据具体问题主动预习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及时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情况的考虑,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结合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百分数建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于:

  1、我能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我能辨析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能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优越性。。

  教法学法:

  本节课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采用“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导学案,通过“三学一练一测”,即:三学:独学自探、合学互探、展学提升;一练:随机练习;一测:当堂检测,引导学生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展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亲身经历“认识——完善——理解——应用”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本节课我虽然采用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但并没有完全的放手,而是在各个环节都进行了适当的点拨,在放手中又适时地扶一把、推一下,使学生能在导学案的引领下更有效的展开自主学习,从而节省教学时间,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另外为了有效解决课内40分钟完不成既定教学任务这一矛盾,我有意将独学自探环节的内容作为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前一天回家独立完成,之所以这样做还有另外的两个原因就是:四年级一年我曾以这个班为实验班级,进行了个人市级实验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预习策略的研究》的实验研究,学生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这种提纲式预习作业对他们来说完成起来难度不大,另一方面将独学自探环节作为课前预习,也能使课堂上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展示提升及巩固练习,不知道这些算不算是本节课的瑕疵.)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课前预习,独学自探

  按照教师出示的导学问题,学生自己研读教材内容,进行独立思考,理清知识体系,弄清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以及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等问题,完成随堂笔记。这里还创设了让学生比较谁的投篮命中率高一些这样一个拓展问题,力求让学生体会百分数更易于比较这一优越性,从而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吃得饱,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拓展问题仅供有能力的同学去探究思考,不作为小组展示内容)。这一环节安排在讲授新课的前一天,作为预习作业布置给学生。在新课开始前教师对学生的预习完成情况进行初步的检查,并给予评价。

  第二环节:分享信息,引入新课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所以课前布置了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个实际应用的百分数的作业,开课伊始先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百分数,然后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百分数,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起学生深入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从而引出新课。

  第三环节:分步引导,自主学习

  第一步:合学互探

  首先小对子间互相检查学习笔记,用红笔修正补充,并根据完成情况作出等级评价;然后各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针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修改随堂笔记,准备预展。

  第二步:展学提升

  各个小组通过抽签明确各自的任务(其中每一个展示单元由一个小组展示,一个小组补充),教师在各组汇报过程中进行随机的点拨指导。如:强调“%”书写时要注意斜线两侧的两个小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被误认为零;对学生填写的百分数与分数异同的表格进行指导。在学生完成展示任务后,找同学讲解拓展问题,并通过课件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将命中率化成百分数更易于比较谁的投篮命中率高,体会百分数的优越性。

  这里我想着重说明的是:这节课上我尝试着将教材中“你知道吗?”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在学生探究完百分数的读写之后,让学生阅读这一材料,既能巩固所学知识,体会百分数的广泛应用,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数学教材中的“你知道吗?” 穿插于全套教材,内容丰富,极具典型性和概括性,无论是从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行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活化,还是从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等方面来看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这个版块是作为一个非正式的教学内容呈现的,教学目标是隐性的,所以很多教师对这一版块的内容并没有足够重视,基本上是视而不见,或者只是简单的说一句:“课后自己读一读”。今天这节课我将这一内容作为一个探究的小问题来处理,方法也未必就恰当,但我也是只想做一个小的尝试,也想用这种方式来“抛砖引玉”。

  第四环节:同类演练,达标检测

  第一步:随机练习

  首先通过完成书上的读、写百分数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然后让学生说出所给信息中百分数的意义,并谈感受,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教育;又通过看图说百分数这样一道开放式练习,进一步检查学生们对百分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步:当堂检测

  有效的练习设计可以使学生达到巩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所以在随机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了当堂检测试题。学生独立完成当堂检测练习后,由老师批阅组长的练习,组长批本组组员的练习,并为有错误的同学讲清错因,实现“兵教兵,兵强兵”的目的。并设计了趣味练习,让学生根据成语写百分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体现了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

  第五环节:总结评价,反思提升

  首先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再次巩固所学知识;并让学生用百分数说一说对老师的课堂评价和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并根据课堂上所记录的分数,评选出本节课的最佳小组。最后通过两句名言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教学始终都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虽然我竭尽所能,但由于能力有限,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导学案的设计,还是在教学流程的把握方面都还有许多的不妥之处,希望各位领导、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以帮助我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谢谢。

百分数的意义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分析

  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交流讨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相关信息,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重点、难点:借助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的教学方法:

  1、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新课开始,联系学生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出百分数,再让学生试着找出日常生活见到的百分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主要通过几条信息让学生探索、发现规律,进而概括百分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理解百分数的读、写法,发挥教科书的示范作用。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进一步深化百分数的意义。这样教学循序渐进,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说学法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习、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2、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初步理解百分数

  给学生一段含有百分数的信息:期末考试,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情况如下:得优的学生占65%,得良的学生占25%,及格的学生占10%。

  师:在这条信息中出现了一种我们没有学过的数,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数吗?并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是怎样理解这里的百分数的?在生活中你见过百分数吗?说一说自己收集到的信息。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百分数的意义

  (1)出示两条信息:①长城干红葡萄酒的酒精度是

  11%;②五粮液酒的酒精度是39%。问:喝同样多的长城干红葡萄酒和五粮液酒,哪个容易醉?为什么?

  (2)出示信息: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提问学生哪个年级的三好学生人数占的比率大。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得出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的比率比五年级大。

  (3)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2、自学百分数的读、写法

  分三个层次学习:

  (1)学生先自由看书;

  (2)指名学生汇报百分数的写法,老师要重点指导百分号的写法,做示范;

  (3)汇报百分数的读法,学生容易把分母100的分数的读法与百分数的读法混淆,要指出两者的区别,并出示不同的百分数让学生读

  3、探究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师提供信息,下列三句话中的分数,哪些可以改成百分数?哪些不能?

  (1)修了一条路的3/5。

  (2)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4。

  (3)一根绳长5/8米。

  学生在做出判断后,组织学生讨论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并小结。

  (三)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先读出下列百分数,再用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100%2%120%90%10%

  (1)小汽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

  (2)今天来这上课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

  (3)由于这次测验,同学们准备很充分,不及格人数只占总人数的()

  (4)去年植树节,我班植树中,成活的棵数占总棵数的(),死亡的棵数占总棵数的()。

  2、出示信息:

  (1)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

  (2)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22%。

  看了这两条信息,你想到什么?

  3、出示两种衣服的标签:A含棉100%,B含棉75%,如果你是顾客,你会买哪一种,请说说你的想法。

  (四)全课总结。

  主要总结三个方面内容: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是什么?

  3、百分数的优点是什么?

相关词条